NBA开局模板魔术师带飞艾弗森
李衍拍了拍身上的沙子,他看了一眼成绩。
8米48,还算不错。
事实上,李衍还是留了不小的余地。
他第一跳跟其他人一样也是想先保稳搞个成绩。
然而数值怪就是这么夸张,他保守的成绩成了别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终点。
李衍朝着看台上为自己加油的观众们挥手表示感谢。
虽然他已经是国内体坛第一人了,但是每次听到有人声嘶力竭地喊自己的名字还是有些激动。
李衍采用的蹲踞式技术动作其实是腾空的技术环节。
跳远都是一样的单脚起跳,蹲踞指的是空中收腿向前的动作,因为比较简单,适合新手
腾空指人体起跳离地后在空中完成动作的过程。
该阶段需通过相向补偿和旋转补偿原理维持身体平衡,其持续时间与起跳初速度、角度直接相关。
因为腾空技术的不同,跳远也分为三种流派。
蹲踞式通过折叠躯干缩短旋转半径,这种技术动作最容易控制,因此非常适合初学者。
挺身式跳远跟蹲踞式跳远相比,一大改进就是通过背弓增大落地距离。
在腾空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身体向后展开的动作。
展体时躯干后群肌肉协同收缩,使胸椎段后伸角度达到20-25度,髋关节展开幅度控制在35-40度。
此动作可增加转动惯量延缓身体前旋,延长空中飞行时间。
挺身式要求腾空后下放摆动腿和双臂,将髋、胸充分展开,然后收腹举腿落地。
第三种流派也就是现在顶级运动员普遍采取的跨步式,也称为走步式跳远。
走步式在腾空时有2步半和3步半两种技术。
要求在空中做大幅度的前后迈步换腿动作,并与两臂协调配合。
走步式跳远的空中姿态看起来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蜻蜓点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中漫步。
实践证明,“走步式”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创造8米90世界纪录的比蒙,以及1991年东京田径锦标赛创造8米95世界纪录的鲍威尔,采用的都是“走步式”。
然而对于李衍这样的数值怪来说,他需要做的并不是挑战自己的极限。
因为他只要略微出手,便已经是人类的极限。
所以简单的蹲踞式跳远反而是最适合李衍的技术动作。
李衍再次刷新今年的世界最好成绩将本次跳远比赛推向了高潮。
后面出场的运动员仿佛是受到了刺激,他们的比赛状态越来越好。
除了有几个失误成绩无效外,其他人的成绩至少都来到了8米2以上。
很快第二轮开始,李衍因为第一轮成绩排到了第一位,排在了第二轮的最后一位出场。
很多第一轮已经有了成绩的运动员在第二轮采取了更大胆激进的起跳。
因此更多的运动员违规导致成绩无效。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跳远是一个技巧性非常强的项目。
在硬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胆量和技巧成为了胜负的关键手。
当然李衍这种硬件超出对手太多的就不用去拼技巧了。
到李衍上场的时候,依然没有人追上他的成绩。
排在第二的是英国选手格雷格·卢瑟福德,他跳出了8.31米的好成绩。
如果不是有李衍的存在,这个成绩就是今年的最好成绩。
继续排在第一的位置,李衍第二轮直接弃权。
按照剧情的发展,他现在已经可以双手插兜等着颁奖了。
当然看台上的观众就感觉有些不过瘾了,他们打心底还是希望李衍能多跳两次的。
也许是听到了现场观众们的心声。
在已经确定收获冠军的情况下,李衍依旧决定完成自己的最后一跳。
全场沸腾了,看台上的观众起身呼喊李衍的名字。
李衍来到了助跑区。
这一跳目的是回馈观众,李衍决定挑战一下自己,第一次采用跨步式跳远。
举手示意,随后李衍开始了助跑。
这次李衍的状态依旧很好,光从他的助跑速度就可以预料到成绩不会差。
这一次李衍差点就压住了起跳板,很明显这一跳他拼了一把。
李衍起跳腾空,完美的空中姿态。
李衍在空中做大幅度的前后迈步换腿动作,动作相当流畅潇洒。
“嚯!李衍原来会跨步式跳远,他之前一定在隐藏实力。”
“我去,这一跳该不会超世界纪录了吧。”
“太强了!”
只是,吹捧李衍的话还没说完,不同寻常的一幕发生了。
李衍在空中完成漫步后,摆动腿没有与起跳腿靠拢完成半步着地准备,而是就这样单腿落了下去。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
如此快的速度下,如果单腿着地,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很容易受伤。
而今,悲剧貌似就要发生。
然而,李衍这样的挂逼岂能以常理视之。
李衍单脚踏上沙坑后,完全违反了物理学规律。
他只往前继续迈了两步就这样站住了。
李衍这一跳失误了,这是篮球运动员的后遗症,他忘了要在落地前调整好姿势并拢双腿做好落地准备。
不过李衍没有犯规,他站在了沙池中的位置依旧有效。
李衍这失误的一跳依旧取得了8米05的成绩。
现场一片哗然。
看台上的吃瓜群众感觉李衍的动作非常喜剧,乐得哈哈大笑。
而李衍的对手们却看傻了眼。
“王德发!!!”
“法克!!!”
“unbelievable!!!”
他们张大的嘴里完全可以塞不止一个鸡蛋。
作为专业运动员,没人比他们更了解着地时的可怕冲击力。
结果,李衍走了两步就站住了,看起来相当轻松。
然后就这还有8米05的成绩。
这合理吗?
他们感觉自己简直是在跟外星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