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刘好仃第二天早上进会议室时,保温杯还在窗台上,但水珠没了——不是蒸发了,是被保洁阿姨顺手擦掉了。他愣了半秒,心想这年头连水珠都卷起来了,不敢赖床。
白板上的两张图还在:左边应急预案流程图,右边预警指标清单,中间是他昨晚画的那个箭头,指向阿芳提的问题。现在箭头下面多了行小字:“话术模板已上传至共享文件夹,路径:Z:\应急资料\客户安抚话术_v1.3”。
小张第一个到,进门就瞄白板:“刘哥,你这字比我家猫踩键盘还紧凑。”
“能看清就行。”刘好仃把新打印的模拟危机事件清单拍桌上,“今天不练流程,咱们实战测试。”
老李刚坐下,包子还咬一半:“啥叫实战?不会真让人打电话来骂吧?”
“差不多。”刘好仃笑,“我请厂办帮忙,安排三个‘客户’轮流来电,内容随机抽签——关税突涨、政策收紧、汇率暴跌,三选一。”
阿芳眼睛亮了:“那我是不是又能飙演技了?”
“这次不是演,是评。”刘好仃从包里掏出一份表格,“每项应对措施都有打分标准:响应时间≤3分钟、沟通清晰度≥8分、措施有效性现场判定。谁表现好,谁垫底,全靠数据说话。”
小张探头看表:“哎哟,连‘语气是否稳定’都量化成分数了?你这是要把我们变成AI客服啊。”
“不是变成AI,是要比AI更靠谱。”刘好仃把表格贴在白板角落,正好盖住昨天漏写的日期,“预案和预警清单是地图,你们是司机。地图再准,司机迷路也不行。”
第一轮模拟开始前,大家各自检查装备:阿芳确认耳机电量,老李把计算器放最顺手的位置,小张甚至换了双干净袜子——说是“脚底干净脑子才清醒”。
危机事件抽中的是“某国政府突然宣布对外资玻璃制品加征25%临时关税”。
电话铃响那一刻,空气瞬间绷紧。阿芳接起,声音稳得像播新闻:“您好,感谢反馈,我们正在核实情况,请您稍等两分钟。”
两分钟后,小张把预判分析发到群里,老李同步更新成本影响报告,阿芳回电解释应对方案,全程无卡顿。
结束铃一响,三人齐刷刷瘫在椅子上,额头冒汗,像刚跑完八百米体测。
刘好仃翻着评分表:“平均分8.7,比上次演练高1.2。尤其阿芳,情绪安抚得分满分。”
阿芳喘着气笑:“我刚才真把自己当客户了,心想:要是他们糊弄我,我就退单!”
“结果你没退?”小张问。
“退不了。”她耸肩,“他们应对太快,我还没骂完就被说服了。”
第二轮是汇率暴跌模拟,难度升级——客户威胁要换供应商。
这次轮到小张主攻。他接到电话后没急着回,而是先查实时汇率走势,再结合产品利润率给出替代方案:“我们可以调整付款币种,或者提前锁定三个月汇率,您选哪个?”
客户沉默五秒,说:“你们怎么比我还懂财务?”
挂断后,小张长舒一口气:“我差点以为对方真要换人了。”
刘好仃点头:“这就是预案的意义——不是让你猜客户怎么想,而是让你提前准备好答案。”
第三轮结束已是下午三点,三场模拟全部完成。刘好仃没急着公布总分,反而让大家先自评。
老李说:“我觉得自己算得太慢,下次得背熟几个常用汇率换算公式。”
阿芳补充:“话术模板很好用,但能不能加个紧急联系人名单?万一客户非要找高层,我不能说‘让我问问刘哥在不在’。”
小张则掏出手机:“我录了视频,要不要现在放一遍?看看谁表情管理翻车了。”
刘好仃笑着摆手:“别放,留着复盘用。”他拿起笔,在白板最下方空白处写下:“应对效果初步显现,但仍有改进空间。”
小张凑近念完,突然问:“刘哥,你写这个干啥?是要给领导看吗?”
“对。”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我把今天的数据整理成报告,明天晨会提交管理层。他们关心的不是我们多努力,而是这套机制能不能真的护住订单。”
阿芳嘟囔:“那万一领导说效果不够明显呢?”
刘好仃抬头看她,眼神像晒过太阳的玻璃,透亮又温和:“那就告诉他们,这不是终点,是起点。”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敲了敲白板上那张预警清单:“你看,这些指标以前只是纸上的字,现在它们能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该搭帐篷、该穿雨衣、该换个地方扎营。”
小张忽然举起手机:“等等,我刚想到——以后每次模拟都录像,存档命名按你那个格式:【验证_危机类型_日期】,方便后面新人学习。”
刘好仃笑了:“行啊,细节控上线。”
报告写完已是傍晚,刘好仃把它打印出来,封面贴了张便利贴,上面只有一句话:“这不是完美的答案,是我们第一次答对的方向。”
他把报告放进公文袋,准备明天一早交给厂长。临走前回头看了一眼会议室——白板依旧满满当当,阳光斜照进来,把“保持好奇”四个字投在地上,像一枚小小的勋章。
阿芳最后一个走,顺手关灯。黑暗降临前一秒,她看见刘好仃留在白板边的马克笔滚落在地,笔帽朝上,像个小人儿举着手喊“我还有墨”。
小张站在门口,突然说:
“刘哥,要是下次模拟客户直接挂电话呢?”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