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夫人她始乱终弃
大理寺受理叶家冤案传得沸沸扬扬,在行馆的百里洛陈听闻以后,也密切关注着案子的进展。
大理寺内戒备森严,保护那名叶羽旧部,固若金汤,守如铁桶,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所有百姓都在等待这件事情审查的结果,而青王萧燮供出大监浊清。
大监浊清是什么人,那可是北离皇帝的身边人,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稍加一想,便是细思极恐,霎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整个天启城都沸腾起来。
大理寺卿有匆匆快马入宫,第二次求见太安帝。
御书房内,得知萧燮供出浊清,太安帝面色阴沉,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扔在桌案上,猛然咳嗽了几声,一旁的浊清小心宽慰道:
浊清陛下,此番只有口供,拿不出确凿证据,无法证实,便做不得数,陛下小心龙体,不可伤神。
听了浊清的话,太安帝缓和了下脸色,眉峰一凛。
太安帝孤事先有言,大理寺秉公而办,此番你得走一趟了。
浊清是,浊清明白。
浊清毕恭毕敬地行礼,眼睫垂下,掩盖住眼底的幽深晦暗。
案子牵扯到当朝大监,一下子更加备受关注,大理寺卿这辈子还没审过这么重的案子,一个当朝皇子,一个当朝大监,对簿公堂。
堂审之上,青王萧燮‘良知发现,悲恸悔改’,不仅将叶羽之事的前因后果交代,将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全部推脱到自己是受人指示,那人位高权重,无法拒绝,浊清直言,没有此事,一口咬定,与他无关。
只有口供,和身边人的指证,没有确凿证据,一时间,案子陷入僵局。
天启城内大大小小的茶楼酒肆,都能听到百姓们议论纷纷,尤其是大理寺的对面,自从这个案件一出,几乎每日都是坐满了人。
玥瑶带着紫衣侯进来,被小二引着楼上雅间,上楼的路上便听见下面大堂之内的谈话。
“没想到当年竟是一桩冤案,军神叶羽在战场上用兵如神,可怜叶家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几个打扮文雅的读书人坐在一起,喝茶谈天。
读书人,有才华,有傲气,遇到政事,总是忍不住谈论指点,抒发自己的见解。
“叶羽将军和陛下是结拜兄弟,要是真有谋逆之心,早就反了,听闻叶羽旧部拼死才保住了将军幼子叶云,前段时间还在天启城被通缉呢。”
“你们说,这幕后指使到底是谁?”
说到这儿,一时安静,面面相觑,无人敢言,问话之人推了推身旁一个穿着朴素、稍许落魄的儒生:
“君兄,你怎么看?”
其他人喝着茶,那落魄书生喝着酒,扬唇笑了笑:
君玉这不是明摆着吗,青王都不敢忤逆的人,放眼整个天启,有几个?
君玉天启城里三个王爷,就属青王无德无才,却能够当上王爷,不过是母家势力大。
君玉他替陛下办事,按理说陛下得护着,这一回非但没护着,还让人秉公而办,我看啊,不管是结拜兄弟,还是自己的儿子,一句话,圣心难测,伴君如伴虎。
君玉如今,另一个结拜兄弟镇西侯爷也被指谋逆召入天启,也是青王参了一本引起的,没准就是故技重施,再除掉一个心头之患呢。
君玉毫不避讳,浅笑直言,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赶紧对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紧张地左顾右盼,就差去捂住他的嘴。
二楼雅间的门口,玥瑶居高临下,目光看向了说出方才那番话的人,留意了一下。
身着布衣,虽然看着穷酸落魄,但长相俊朗,眉眼间有几分不羁洒脱,好似随意一嘴,可那恣意狂妄之态,谁也不放在眼里。
紫衣侯.小姐?
玥瑶回过神,微不可见地弯了弯嘴角,收回视线后,转身进了雅间。
窗户打开,对面正是大理寺府衙的门口。
玥瑶如何了?
紫衣侯.如今虽然有青王的口供,和青王身边的人做指证,但因为是青王的人,难免有伪证的嫌疑,所以还是缺少了确凿的人证。
玥瑶那就给他们,送去确凿的人证。
紫衣侯.送去大理寺?
玥瑶不,送去青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