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靠生子系统母凭子贵
盛墨兰闻言,丝帕捂嘴轻笑,眼中满是幸福和甜蜜。
赵旭踮脚在宣纸上画着“全家福”,狼毫戳出个圆滚滚的墨团:“这是弟弟!”
盛墨兰笑着添上几笔,那墨团瞬间化作襁褓中的婴孩,栩栩如生。赵祯则笑着在旁题字:“日月双辉,麟趾呈祥。”
暮色渐渐漫过冰裂纹窗棂,将三个依偎的身影投在《快雪时晴帖》上。
未干的墨迹里,新添的小脚印盖住了“时和岁丰”四字,这温馨的一幕,倒比任何朱批更显盛世气象。
五更梆子响过三重宫门,打破夜晚的宁静。赵旭被奶娘抱下去睡觉,盛墨兰也在疲惫中沉沉睡去。
赵祯为她轻轻地盖好被褥,眼神中充满爱意。
他起身走到案牍前,正好看到案头镇纸压着半幅未完成的画——歪斜的花丛中,四个小人儿正追着兔儿爷跑……
清晨的阳光缓缓洒在垂拱殿上,那光芒透过十二疏冕旒,映照着赵祯的面庞。他指尖的朱砂御批,那字迹尚未干透,仿佛还带着帝王的威严与决断。
御史中丞王拱辰手持象牙笏板,那笏板重重地叩在青玉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面色凝重,眼神坚定,高声道:“陛下登基五载,唯中宫诞育皇嗣,实非大宋之福。”
他的声音在这宏伟的殿宇中回荡,奏本在蟠龙藻井下翻飞,惊起鎏金香炉里的一缕青烟,那青烟袅袅上升,宛如众人心中的忧虑。
赵祯身着明黄色常服,袖口处那一抹糖渍格外显眼,那是晨起时赵旭塞进他掌心的蜜饯留下的痕迹。
他的手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荷包,里头盛着赵旭昨夜塞进的木雕小马,这小小的物件,却让他心中泛起一丝温暖。
户部尚书此时突然出列,他拱手行礼,言辞恳切:“臣闻民间有言'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陛下,如今仅中宫诞育皇嗣,后宫子嗣单薄,实非国家之幸啊。”
他的话语在殿中回响,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祯身上。
赵祯微微皱眉,目光从荷包上移开,扫视了一眼殿下的群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烦闷,这些大臣们总是盯着自己的后宫之事,让他颇为不悦。
他缓缓说道:“朕不过十八岁,已有一子,已经超过许多同龄人,此事……以后再从长计议。”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时,翰林学士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广选良家女子,充实后宫,以增皇嗣之望。”他的话语引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众人都在等待着赵祯的回应。
太后坐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她心中清楚,若是皇帝不愿,就算进宫也和郭贵妃、张妃一般守活寡。
她这个养母,总不能逼着皇帝去睡妃子。
而那些站队皇帝的大臣们也都明白,此时皇帝和盛皇后感情甚笃,如民间伉俪。此时奏请纳妃,就算达到目的,也会让皇帝厌烦,且得罪盛皇后,于是各个默不作声。
赵祯沉默片刻,似在思考。而后,他缓缓开口道:“皇后已经再次有孕,宫中有郭贵妃和张妃,无需再铺张浪费。”
他的话语刚落,众臣听闻皇后再次有孕,立刻跪地齐声高呼:“恭喜陛下,恭喜娘娘。”那声音响彻殿宇,充满喜悦与祝福。
太后听到皇后再次有孕,心中不禁感叹:她果真有福。
联想自身,若她能有个孩儿……该有多好。那一瞬间,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落寞与羡慕。
下朝后,太后率先离开,她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孤单。
而大臣们也陆续离开,殿中逐渐安静下来。
就在这时,屏风后传来清脆的童音:“爹爹!”赵旭举着纸鸢闯进朝堂,他那月白云纹锦袍扫过御史台的奏章堆,带起一阵微风。
赵祯展臂将儿子抱上龙椅,小团子腰间的银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撞碎了满室的肃穆。
他笑着逗弄儿子:“旭儿可知何为雨露均沾?”帝王执起儿子肉乎乎的小手,蘸了朱砂在《劝农诏》上画朵墨兰。
赵旭歪着脑袋咬手指,天真地说道:“像浇花花!”他那可爱的模样引得还没离开的几位士大夫忍不住憋笑。
Mo琳琅感谢 186***111的会员,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