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档案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档案局 > 娱乐:被资本做局,我拿红歌护体 > 第43章 热风!

第43章 热风!

娱乐:被资本做局,我拿红歌护体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温暖、柔和、舒缓。这是苏安一开口,带给众人的感受,但也是所有人都不曾想象过的感受。

本以为有着童声的铺垫,苏安的开口会是热血激昂、高亢嘹亮的。

但没想到会是一种别样的温柔,像一盏明亮的烛火,柔中带刚,纵使再呼啸的风,也无法吹灭这盏烛火!

“苏安一开口,我整个人都麻了!”

屏幕内外的观众,全然被苏安的舞台深深的吸引住了。

人在享受的时候,是没办法做多余事情的,弹幕数量在苏安开口的那一刹那锐减。

苏安的声乐天赋极高,不管是身体机能,还是天生的音色、音域,这都是他能从一个孤儿,一步步走向华国大剧院舞台最根本的原因。

但具体有多高,只有专业人士能够看出来。

休息室内,周淩薇发出了感慨:“苏安哥以前是不是一直在让着我们啊?”

“要是早唱成这样,那我还比什么啊,早点回家不好吗?”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大部分没受过系统性教育的普通听众,在他们耳中,一个歌手唱成什么样,只有好听与不好听的区别。

你要问为什么好听,他们说不上来,有多好听,他们也说不上来。

但作为浙音专业第一,曾经的声乐天才周淩薇,却能清晰的感知,苏安如今的唱功究竟有多好!

最初的时候,苏安美声很强,但在流行方面,明显要差自己不少。

可这才过去多久啊……

不论是从哪方面看,苏安已经完全碾压自己了。

“以后别叫我天才了,在苏安面前,我就是个纯粹的新兵蛋子!”

周淩薇的这番话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你不懂声乐,见苏安如井中蛙观天赏月,你若懂声乐,见苏安犹如蚍蜉见青天。

只有马博源不以为然。

任何行业都怕那些懂点皮毛的人。

不懂的人,他不会评价。特别懂的人他会怀有敬畏、谦卑之心。

只有那些懂点皮毛的人,才会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觉得一切都没什么难度。

而马博源就处于这个层次。

……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敢问天地试锋芒,

披荆斩棘谁能挡,

世人笑我我自强,

不负年少!”

第一段副歌来临,编曲大量采用了华国传统民乐,尽显华国侠气底蕴,这一盏烛火在经历风吹雨打后,燃烧得更加迅猛与明亮。

而在副歌之后,紧接着就是童声的朗诵,少年们铿锵有力的呐喊,仿佛是在与百年前梁启超先生穿越时空,隔空对话着。

这是梁启超先生的愿景。

也是如今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景!

……

总控室内。

陈宇不自觉的点头道:“苏安改编的确实好啊……”

这是他第一次看见,完整版《少年中国说》的舞台,比他在彩排时看见的舞台效果,还要炸裂两倍有余!

“陈导。”一旁的小徐好奇问道:“您不是一直看不惯苏安吗?为什么还会夸他了?”

陈导笑着摇摇头:“我看不惯苏安,是看不惯他赖在舞台上不走,而不是看不惯他的作品与实力。”

“这是两回事,如果我是个普通观众,我绝对很喜欢苏安,但我是《歌者》的总导演,从这个身份出发,我当然看不惯苏安了。”

简单来说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小徐。”陈宇提起了中年男人的说教之心:“以后你肯定也是有机会,自己独立执导综艺的。”

“我们综艺导演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看人,宁愿要听话的庸才,也不要找有才华的刺头。”

“我这算是当了个反面教材,你不要学我就行。”

小徐拼命的点头,露出些许玩味的表情,陈导啊陈导,你可让我怎么好意思了……

陈宇并没察觉到,他闭上了眼睛,开始沉浸的享受起苏安的舞台来。

这一期乾坤已定。

打了一辈子仗,还不让我享受享受了?

而此时,苏安的舞台已经来到了最后一段副歌:

“少年自有少年狂,

心似骄阳万丈光,

千难万挡我去闯,

今朝唯我少年郎,

天高海阔万里长,

华夏少年意气扬,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什么是少年气?在苏安的整场舞台表现得淋漓尽致。

舞台上的苏安侧过身去,将所有的画面全部贡献给朗诵团。

所有的伴奏全都停了下来,整个演播厅充满了少年高亢激昂的读书声。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是语文教科书上,节选《少年中国说》原文的一部分。

在最后的关头,让童声收尾,经历过上次《紫荆花盛开》的教诲,网友不需要解释,他们已经明白了苏安想表达什么,甚至还学会了抢答。

“以童声朗诵结尾,代表了未来希望与精神传承,舞台有结束之时,但中华少年那颗向上的心永远不会结束!”

“还得是你啊,比那个不吃牛肉好多了,那货纯粹就是已读乱回。”

“感觉苏安的粉丝,都是最会考公的一群人啊,这申论能力杠杠的。”

……

“感谢苏安,以及来自京城海淀区实验小学朝阳朗诵团的小朋友们,为我们带来今天这场意义非凡的演出!”

王涛连滚带爬的上台,他只恨自己上台太晚了,弹幕已经把他想说的词全给说了!

他收起自己的惋惜之心,执行着作为一个主持人应尽的责任:“苏安,你是在什么状态下,想到将这篇散文改编成歌的了?”

苏安略微沉吟,给出了他的回答:“因为我偶然间,翻阅到了鲁迅先生在《热风》杂文集的一段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全场哗然!

如果说苏安将这段话单拎出来,或许会被部分看成是假大空的口号,但有着《少年中国说》的铺垫下。

这段话的出现,将整场舞台的立意再次拔高,最少也有三四层楼那么高!

“说得好!”休息室内,廖泽依旧第一个站起身来鼓掌。

虽然他纹身最多,但也是对进步最渴望的人。

随后众人纷纷响应。

而马博源则是默默的抬头,看了眼天花板,并没有松动的痕迹。

天没塌!

他心甚安!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