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档案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档案局 > 宋秀 > 第108章 打狗震主 给我起来

第108章 打狗震主 给我起来

宋秀
在来安县兵败后的数日后,赵光义领着石熙载回到了滁州城外。

若以先前的速度,赵光义不会这么迟回到滁州城外。

主要是在泗州境内,石熙载用贴身财物,买了一辆新的马车—人都是要脸的。

当将驴车换回马车后,控御车的人亦变成了石熙载。

石熙载的技术,显然就无赵光义高超。

泗州入滁州,至多不过两百多里的距离,石熙载走了数日。

一路南下时,赵光义时常向路人打听着滁州境内的变化。

由于淮南身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地百姓对战乱一事习以为常。

当地百姓秉承着,“你打你的,我过我的”心态,淮南一地的商旅行为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问过一些从滁州城外经过的行脚商,赵光义知道了宋军并未离去的事实。

这让赵光义内心中,豪气又生。

当马车进入军营数里内的范围后,赵光义的行踪很快被斥候注意到。

而在探查下,得知赵光义竟就是失踪数日的主将后,斥候大惊急忙将赵光义带回大营中。

很快,赵光义回营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军。

初听这一消息时,大部分将领心中并未有庆幸的心情,反而是有些嫌恶。

随着越来越多的败军回营,赵光义骑驴车逃跑一事,在全军中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唐末以来,道德沦丧,世间奇事层出不穷。

然再多离奇的事,都比不上“东海驾驴,精骑不及”这一件事来得离谱。

只是纵算心中再膈应,当下赵光义依然还是大军的主将。

收到赵光义召集议事的将令后,一应将领不情不愿地朝着帅帐而去。

自回到营中后,赵光义就从崔彦进的口中,得知了“诸将谋立太原王为主”一事。

这一件事,直接犯了赵光义的忌讳。

赵光义根本不信田重进的话。

田重进会向赵匡胤上书这一点并不奇怪,赵匡胤想换将亦不是没可能。

但以赵光义对赵匡胤的了解,赵匡胤不会单独给田重进回令言明这一事。

既认为这事不大可能,赵光义心中自然就浮现一个猜测:

“田重进是想鼓动诸将,让诸将共同上书赵匡胤请求换将。”

在五代中,这类的事并不少见。

崔彦进见赵光义的脸色,正变得越来越阴沉,他又添油加醋说道:

“前几日末将与王将军,数次提议派兵寻找郡侯,却都被田重进、李汉琼等将所阻。”

听到这番禀报后,赵光义怒气难遏:

“真是岂有此理!”

从大局方面来说,田重进等人的提议不算错。

可赵光义在军事上,本就无多少大局观。

加上这件事攸关自身安危,不知不觉间,赵光义已对田重进等人心怀忌恨。

“吾若不离营,尚还不知那几人有狼子野心。”

在赵光义的话语中,好似他的离营不是为了逃命,而是在故意设局寻找“奸臣”一般。

忌恨心一起,赵光义打算一会好好教训田重进一番。

当诸将渐渐汇聚在帅帐中时,一支百余精骑队伍,亦出现在了滁州城外。

率领这支百余精骑的,正是奉皇命南下的赵德秀。

一收到圣旨,忧心于淮南战事的赵德秀,就领着一众僚属及亲军从开封城内出发。

日夜兼程下,终于来到了滁州城外。

当眼中已出现滁州城的轮廓后,赵德秀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

这一路南下,赵德秀命人打探过军情。

打探下,赵德秀自是得知了宋军“来安战败”一事。

得亏宋军的主力并未遭受伤害。

而打探来的情报不止这些:

“宋东海郡侯,骑驴车而逃。”

在有心人的散播下,这件事在淮南境内,早就逐渐传开。

这一则情报,让赵德秀觉得又无语又好笑。

他的叔父,对驴车就这么情有独钟吗?

赵德秀这一支队伍的踪迹,很快就引起了宋军斥候的注意。

相比于赵光义,赵德秀的相貌在禁军中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意识到赵德秀的身份后,几名宋军斥候从暗处奔出,欢喜的驾马来到赵德秀身前。

“太原王,太原王!”

见是己方斥候,赵德秀勒住缰绳,开口问道:

“我军帅帐在何处?

速带吾去。”

赵德秀一来就问帅帐所在,几名斥候更是喜不自胜。

看来前几日营中流传的事,的确是真的。

“诺。”

应答完后,几名宋军斥候在前方带路,将赵德秀引向了滁州城东门处。

来到营门下后,还不等赵德秀出声呢,几名宋军斥候就高兴地朝自家守军挥鞭高呼道:

“快开营门,太原王至矣!”

瞧着斥候那副高兴样,赵德秀身后的杨业、吕端等人不由齐齐侧目:

临阵换将,向来敏感,要不要这么兴奋?

相比于众僚属心中的诧异,想起一些历史的赵德秀,心中则是浮现理解。

看来这段时日,他的禁军儿郎,遭受的精神伤害着实不小。

营门上的守军一听是太原王来了,纷纷将头探出观察。

见果真是心心念念的赵德秀,营门上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接着代表着大营屏障的营门,就那么丝滑且快速的放了下来。

守军的动作太过迅速,让吕端都没机会掏出怀中的圣旨与虎符。

营门打开后,守营小将来到营下:

“太原王,营内诸将正在帅帐议事。

请太原王速去!”

听到小将的汇报后,赵德秀没有迟疑。

赵德秀手中软鞭一挥,他胯下的战马就‘咻’的一声疾驰而出,朝着帅帐而去。

由于赵光义在军中的威信,已大不如前。

召集了好一会,营内诸将才尽皆来到帅帐中。

待诸将到齐后,赵光义并未急着对田重进出手。

将目光扫视了一圈帐内诸将内,赵光义淡淡说道:

“听说在吾离营的这段时日,营内人心浮动,多有妄言者。”

“诸位以为,军心动乱,是何缘故?”

说着,赵光义就将目光放在了田重进身上。

赵光义打仗不行,权谋却是一把好手。

他深知纵算对田重进有再多不满,刚回营的他,也不能立刻就表露出来。

他需要一个完美的由头。

田重进没想到,赵光义竟能如此快,且几乎毫发无伤的归来。

当下太原王未至,军中主将尚是赵光义,面对赵光义目光的注视,田重进不能不做出回应。

“前几日郡侯行踪不明,军中无主,故军心浮动。”

鉴于赵光义的身份,田重进将话说的委婉一些。

田重进的委婉,让赵光义抓住了机会。

听到田重进的回答后,赵光义轻笑了几声。

“是吗?”

接着,赵光义将目光看向了崔彦进。

得到赵光义的示意后,崔彦进出拜说道:

“末将以为,军中人心动荡,皆是缘于有人在营中散播假消息。”

崔彦进的这一汇报,让赵光义顿时问道:

“什么假消息?”

早早收到赵光义授意的崔彦进,直接点明道:

“田重进前几日在诸将面前言及,太原王将至军中,代替郡侯为主将。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更何况田重进所言未经证实。

军心因此而动荡。”

一开始崔彦进与赵光义的一唱一和,早就让帐内多人察觉到不对劲。

当崔彦进说到这一步时,众人都意识到赵光义此举矛头指向的是谁。

崔彦进的举告,并未让赵光义急着定田重进的罪。

赵光义故作皱眉道:

“田将军是国之重臣,深受陛下器重,他怎么会做出假传圣旨一事?”

当悄悄为田重进的行为,扣上一个“假传圣旨”罪名后,赵光义将目光再度看向田重进:

“陛下若有旨意换将,吾不是贪恋兵权之人,旨意一到,吾即离位。

然大军换将一事事关重大。

田将军若有事先收到陛下旨意,还请拿出旨意一观。”

赵光义的语气并不重,然他的每句话,都像一柄利刃般,将田重进给逼到了墙角。

赵光义话音一落,潘美就向田重进投去担忧的神色。

赵光义的话落下已有好一会,田重进却迟迟未作出回应。

事态发展到这一刻,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件事的异常处。

难不成崔彦进说的是真的,田重进手中并未先一步收到陛下的旨意?

当这一念头浮现在心中,大多数将领看向田重进的目光,充斥着钦佩与担忧。

他们钦佩着田重进的担当,担忧着田重进接下来的处境。

事急从权,不是不可。

若事急从权的结果是好的,以赵匡胤的英明,虽说亦有可能受责罚,但基本不会太重。

就像当初王彦升“违背”旨意,杀害了韩通,这本来应当是死罪。

但赵匡胤特意开恩,并未取王彦升性命,只是削了他的官职。

后来还未过多久,王彦升就又重新受到任用。

具体到当下情况,若赵德秀能先一步来到大营,田重进是否真的事先有旨意,没人会继续去在意。

今赵德秀未至,负责诸将赏罚的是赵光义。

崔彦进已给田重进扣上了“假传圣旨”及“扰乱军心”的罪名,加之赵光义有意针对,那田重进就必须拿出旨意自证清白。

在众人的注视下,田重进的脸色正剧烈变幻着。

田重进怎能不知,赵光义是在有意针对他。

但知道亦没用,因赵光义敏锐的抓住了他唯一的痛脚。

帐内的气氛正变得越来越凝重。

帐内许多人都想为田重进美言,然“假传圣旨”及“扰乱军心”的罪名,就像两座大山般压得将领们无法动弹。

崔彦进的神色正变得越来越得意,而就在田重进扛不住压力,想着直接认罪时,帐外响起了一道铮铮之音:

“想看圣旨吗?

吾有!”

此道声音一传入帐内,帐内的诸将脸色陡然发生变化。

帅帐内的每位将领,都瞬间扭身将目光看向帐帘处。

惊喜、震惊、畏惧等各式各样的神色,出现在诸将脸上。

在多道目光的期待下,一身戎装的赵德秀,掀开帐帘大步迈了进来。

“是太原王!”

“太原王果真来了!”

一道道欢喜的惊呼声,在帅帐内此起彼伏的响彻着。

赵德秀一进入帐内,就看到了站在帐中,进退失据的田重进。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赵德秀稳步上前朝着田重进走去。

而在赵德秀身后,左边吕端高捧圣旨,右边杨业高持虎符,宛若哼哈二将般,跟着赵德秀一路前进。

来到田重进身前后,赵德秀看到了田重进目光中的欣喜。

方才在帐外,赵德秀将田重进的处境听得清清楚楚的。

赵德秀知道田重进为何会假传圣旨。

知道这一点的赵德秀,果断伸手将田重进拉到身后,为他挡住了帐内所有迫害的目光。

老田不慌,我罩你!

赵德秀的这一动作,引得方才所有想为田重进美言的将领,都心中暗喜。

接着赵德秀将目光看向在座诸将,一声语气森寒的询问声出现在帐中:

“哪位是崔彦进呀?”

方才在帐外,赵德秀只闻其声,不识其人。

谁都能听出赵德秀语气的不善。

崔彦进被赵德秀的语气吓得色变,他瞬间用求救的目光投向赵光义。

然赵光义望着赵德秀身后的圣旨与虎符,他无可奈何的扭过了头。

还未等崔彦进自爆身份,李汉琼就起身指着他道:

“太原王,他就是!”

顺着李汉琼手指的方向看去,赵德秀的目光找到了崔彦进。

“大军军心动荡,在于东海郡侯来安之败,怎能怪到田将军身上?

陛下委你军职,身为军人,不思战场杀敌,反而用唇齿之利拨弄黑白。

今日若不惩处,军纪何在?”

劈头盖脸教训完崔彦进一顿后,赵德秀朝帐外大喝道:

“虎贲何在?”

“在!”

随着几声应和声,几位澶州军冲了进来。

当几位澶州军入帐后,赵德秀手指崔彦进说道:

“拖出去,三十军棍,狠狠打!”

赵德秀将令一出,澶州军立刻行动。

崔彦进还未来得及求饶,就被拖出了帐外。

不久后,崔彦进的惨叫声就传入了帐中。

伴随着这阵阵惨叫声,赵德秀走到脸色苍白的赵光义身前:

“起来!”

短短两个字,充满了不容置喙的语气。

我的位子,你凭啥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