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数万的汉军撤退队伍,在潞城外的官道上行进着。
官道曲折。
行走在官道上的绵长汉军队伍,宛若一条硕大的巨蟒般,扭动着疲惫的身躯朝着巢穴归去。
为早日回到北汉国内,刘继恩美其名曰“为大军开路”,亲率军中万余精锐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在刘继恩心中,离宋军距离越远,自身越安全。
而处在队伍尾部位置的,是在刘继恩看来“死不足惜”的辎重部队。
在一些汉军的监督下,大量民夫们顶着烈日的炙烤,汗如雨下的拉运着大军的辎重。
天气太过炎热,加上多日未曾饱食过,有一部分上了年纪的民夫,还未走出多远就不由地摔倒在地。
当他们的痛呼声传开后,引来的不是一声声关怀,而是一顿顿鞭打。
“想害死我们吗?
还不快点起来!”
鞭打之余,一道道带着担忧的喝声在队伍中不时响起。
若有办法选择的话,这些汉军并不想接下监督民夫的任务。
数万宋军将攻未攻的态势,让每一位汉军都心怀惊疑。
内心中这一焦灼的煎熬情绪,在外界热浪的炙烤下,正愈演愈烈。
当下每位汉军心中都时刻紧绷着一根弦。
那根弦要是一断,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
在连着被鞭打几下后,倒地的民夫颤抖着身体艰难的爬起身来。
爬起来的民夫们正欲继续推车,这时他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他们身前几位手持马鞭的汉军,突然嘴巴大张,双目圆睁。
惊恐的神色,正如蛛网延伸般,快速的将几位汉军的脸给彻底覆盖。
他们这副神色,与方才的凶神恶煞截然不同。
之所以会有这变化,在于几位汉军不断放大的瞳孔中,正出现着可怕的场景。
先是一片广袤的烟尘,在远处浮现
待那片烟尘接近了些后,汉军见到其中若隐若现着多道人影。
而在定睛一看,那多道人影穿的竟全是己方军服?
那几位汉军脸色的剧烈变化,引起了许多民夫的好奇。
然好奇的想法刚出现在他们心中,身前汉军的尖啸声就恰好在耳边炸响:
“那,那是大营守军?
宋军破营了!”
这声尖啸声,像一把利刃般瞬间斩断了在场所有人心中那根紧绷的弦。
寻常士卒,不懂高深的军略。
他们只会将目光,聚焦在表面的实力对比上。
在大军离开大营前,是有留下几千人镇守的。
而他们出发还未多久,有着几千人镇守的大营,就这么被轻易的攻破了?
那宋军的战力该有多猛!
汉军尖啸声刚落,在场的所有人都变得躁动起来。
许多民夫在这尖啸声后,猛地回头望去。
望见那一片正越涌越近的黑潮后,众多民夫的三魂七魄都快吓没了。
感觉到死亡的危险正快速逼近,一股无序的混乱状态,正快速的将这支汉军辎重部队给吞噬。
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想逃。
然在无序的状态下,上万人正拥挤在一处地域中,互相推搡,践踏,哀嚎着。
一时之间,谁又能逃的出去?
情急之下,一句句惊惧的哭喊声,响彻在数万汉军队伍的大后方。
“数万宋军杀来了!数万宋军杀来了。”
当这一恐怖的流言越传越广后,人数最广的辎重部队军心彻底崩裂。
再也无法挽救。
好在互相践踏的状态并未持续多久。
因后方那数千溃兵已来到他们身后,并无所畏惧地冲进了他们的队形中。
凶猛的冲撞,将辎重部队原本拥挤的队形给猛的撞开。
数千溃兵组成的人潮,这一刻像一支自带吸力的利箭。
当箭尖迅猛穿过拥挤的辎重部队时,箭身亦在不断吸收着周围的新成员。
上万辎重军,早就想逃离当处。
而人在危急之下,是会下意识随大流的。
辎重军们或被迫,或自发的加入了溃兵人潮中。
接着由后及前,一批裹挟着一批,越来越多的辎重兵都难以阻挡这大势。
要逃一起逃,最安全!
在得到了大量辎重兵的加入后,原本人数只有数千的溃兵,当下人数已达数万!
溃兵人潮发展到这一步,已到不可收拾之地步。
而大溃逃的趋势,就像瘟疫一般,在吞噬完巨蟒的尾部后,正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朝着巨蟒的腹部迅速蔓延。
位于巨蟒腹心处的,是汉军中的万余正兵。
万余正兵,分别由多位将领统率。
行军过程中,有一位生性机敏的将领,隐隐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远处似有雷声响起。
脑中一出现这想法,这名将领就笑了出来。
当下晴空万里,哪有可能会有雷声呢?
想来是自己有些草木皆兵了。
可刚自嘲完自身没多久,这名将领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因为不过是一会的时间,那本来若有若无的雷声,正变得愈发清晰。
而这一番变化,亦被其他将领注意到了。
在互相对视后,多名骑在马上的将领纷纷朝着后方远眺而去。
选眺之下他们发现,远处土丘上,正闪现出数之不尽的灰色人影。
当一望无际的灰色人影奔下土丘后,转眼就在官道上汇聚成一股浩瀚无边的人潮。
见到这一幕时,有几位汉军将领早已被吓得脸色发白。
接着那无边人潮,就像决堤的洪水般朝着己方大军加速涌来。
那汹涌之势,吓得一众将领声嘶力竭高喊道:
“列阵,列阵!”
将领们的语气焦急且惊恐。
数万人奔腾在土地上,带起漫天烟尘的同时,还引得大地微微震动。
接着四面八方袭来的哭嚎声,咒骂声,就如惊涛一般奔进上万汉军的耳中,震得他们齐齐面容扭曲。
在万余汉军的眼中,远处袭来的不是军队,而是可撕裂一切的滔天洪水。
磅礴的黑色洪流不断逼近,洪流中有人满脸血污,有人互相砍杀,有人脸色狰狞
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人有时是会朝着猛兽转变的。
当看到不一而足的逃命众生相后,上万汉军忍不住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许多汉军握住兵器的手指,都忍不住的颤抖着。
能被称为国家精锐,这万余汉军是有着自身骄傲的。
正常对战,他们不会畏惧。
可当下的战况,能称为正常吗?
朝他们袭来的,是一头头双目通红的猛兽呀!
强大溃兵洪流带来的强大压迫感,最终让这上万汉军走出了必然的一步。
“快逃!”
不知是谁先喊出这一声。
当这一声“快逃”一出,就像火星溅在干柴上,片刻间就在万余汉军心中点燃起熊熊烈焰。
心中的熊熊烈焰,烧尽了这上万汉军的最后一丝斗志。
逃命的人,起初只是小部分。
然就在这小部分人的带动下,由点及面,万余汉军的军阵如掉落在地的镜子般,刹那间碎裂开来。
许多汉军刚奔逃时,大部分还下意识地握着手中的兵刃。
可当他们看见有的同袍扔掉兵器、解掉甲胄后,逃命的速度陡然加快时,其他人便都有样学样起来。
因这上万汉军,不同于辅兵及辎重兵,他们是有着严密的建制的。
故而这上万汉军逃的方向相当整齐划一。
这避免了上万汉军,在混乱状态下被裹挟进溃逃洪流中。
再加上求生的本能,这上万汉军疯狂奔逃起来后,让后方的溃兵洪流一时之间竟也追不上。
只是再如何玩命狂奔,上万汉军发现他们始终都无法甩开后面的溃兵洪流太远。
背后如影随形的危机感,让上万汉军简直是欲哭无泪。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奔逃后,前方伏牛山的轮廓已出现在眼中。
伏牛山尽在眼前,让这上万逃命的汉军激动不已。
这上万汉军中,很多人是当年高平一战的幸存者。
大溃逃一事,他们并非没经历过。
他们知道再坚硬的军阵,在平地上都难以抵挡数万溃军洪流的冲击。
要想不让这股洪流带走自身生命,一味的奔逃非长久之计。
唯有找一处险峻地势为依托,才有可能阻挡住身后那正越袭越近的溃兵洪流。
当下方圆百里内,拥有那险峻地势的,唯有眼中的伏牛山。
一念至此,奔逃的上万汉军忍不住再度加快了速度。
在队伍的最前方,刘继恩率领着另一部万余汉军,已来到伏牛山的山道外。
正在军中将领打算安排士卒有序进入时,他们的身后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叫喊声:
“数万宋军杀来,后方全军崩溃!”
当这令人心悸的叫喊声传遍伏牛山外后,这部万余汉军又看到了后方漫山遍野逃来的大量同袍。
此情此景,让汉军有序进入伏牛山已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
在各级将校的惊惶催促下,万余汉军杂乱的一下子冲进了伏牛山那幽深的谷道中。
当最前方的万余汉军刚奔入伏牛山,还未来得及重组队形时,后方那逃的飞快的大批汉军亦直接冲了进来。
两万有余的汉军,快速先后涌入山道中,这直接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
山道内人挤人,汉军再无可能在山道内重组起阵型。
阵型崩散的步军,人数再多,都已为待宰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