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档案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档案局 > 宋秀 > 第120章 奇袭江陵 满城哭声

第120章 奇袭江陵 满城哭声

宋秀
赵德秀是在询问吗?

不,更似一道告知。

赵德秀的话,让孙光宪的眼中再无醉意,心中警铃大作。

执掌南平国政多年,若到这一刻,孙光宪还未有所行动的话,那也未免太小看他。

望着不远的帐门,孙光宪“蹭”的一声从位上起身。

要赶紧离开席间,不然南平危矣。

可一切还是太迟。

孙光宪一起身,帐内会宴的诸位宋将亦齐齐起身。

宴饮之间,自不允许带兵刃。

然席间的哪一位宋将,不是从刀山火海中走出来的?

他们面带笑意时,可能会给孙光宪带来如沐春风的错觉。

一旦他们的神色转冷,那孙光宪就会感受到他们身上隐隐散发出的血煞之气。

每一位宋将皆是虎狼。

被众道虎狼目光所注视,从未上过战阵的孙光宪,他的身躯早已变得颤抖。

还未坚持多久,孙光宪就两腿一软,径直重新跌坐在座上。

“你,你们.”

孙光宪用手指向席间的每一位宋将,他想出言询问诸将用意。

然话到嘴边,由于心中畏惧,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就在不久之前,他们不是还相谈甚欢吗?

情势的陡然转变,加上心中的无力感,让孙光宪一时间有些接受不能。

情绪混乱间,孙光宪又将求救的目光看向赵德秀。

一个可笑的想法,浮现在孙光宪心中:

也许方才的一切,是赵德秀开的一个玩笑呢?

察觉到孙光宪求救的目光后,一声轻笑从赵德秀口中发出。

赵德秀似是从孙光宪的身上,见到了历史上北宋末期文臣的身影。

天真且荒谬。

迎着孙光宪的目光,赵德秀宣布道:

“南平国除,疆土归宋!”

赵德秀此话一出,孙光宪身体中的力气,恍若被瞬间抽干。

心中畏惧如潮水般涌来,孙光宪整个人瘫跪在地上,朝着赵德秀不住叩头:

“求太原王饶命,饶命!”

不住的求饶话语,从孙光宪的口中迸出。

孙光宪深知他的生命,已在赵德秀的一念之间。

而自唐末以来,哪一次灭国战,不是屠杀连连?

皇室宗亲,公卿大臣,庶民百姓等,俱都会倒下屠刀之下。

孙光宪当下已顾不上为南平国祚考虑,他只希望赵德秀能大发慈悲,不要杀他来祭旗。

孙光宪的叩头求饶声,惊醒了高保寅。

当高保寅睁开迷离的睡眼,见到孙光宪的狼狈姿态后,虽尚不知发生何事,然求生的本能还是促使他,如孙光宪一般跪在赵德秀身前叩头求饶。

在孙光宪及高保寅二人,吓得魂不附体时,赵德秀开口说道:

“吾不会杀你们。”

赵德秀的这句话,让孙光宪及高保寅顿时止住求饶声。

他们二人,抬起头用万分感激的眼神看向赵德秀。

接着赵德秀说出了他的用意:

“吾需要你们二人,为大宋安定南平人心。”

站的高度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亦不同。

对赵德秀来说,攻灭南平国并不难,难得是该如何迅速让南平三州,彻底融入大宋的疆土中。

要想做到这一点,孙光宪及高保寅的协助颇为重要。

孙光宪是南平丞相,高保寅是王室宗亲,若他们能作为大宋的代言人,那南平三州的士民对大宋的归属感就会大大上升。

见赵德秀能饶自身一命,面对赵德秀的要求,孙光宪及高保寅哪还敢拒绝呢?

“臣愿为大宋效力!”

听到这句话后,赵德秀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日头悄然西移时,一支精锐的宋军骑兵,出现在了江陵城外。

望着愈发接近的江陵城,潘美的脸上露出笑意。

荆门距离江陵不过百里。

百里距离,精骑奔袭下至多一日可至。

昨夜天一黑,潘美就调集三千精骑,趁着夜色从荆门城下星夜出发。

虽说根据情报可知,当下的江陵城几乎不设防。

然为保险起见,潘美在率军出行前,还是下令全军“人衔枚,马套笼,蹄裹布”。

这一番举措,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由行军产生的响动。

加上夜色的天然掩护,这一支宋军骑兵几乎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江陵城外。

见江陵城在望,潘美用手中令旗,指挥着身后的精骑加速前进。

而当这一支宋军骑兵,距离江陵城不过数里时,城上的守军终于察觉到他们的到来。

由于江陵城中早就流传着,宋军是来保护南平的传言,当城上的守军见到宋军骑兵接近时,并未产生惊慌。

这支宋军骑兵很可能是路过江陵,然后继续南下攻击武平军的。

若宋军有恶意,孙光宪及高保寅早就提前一步传回消息。

负责守城的将领是梁延嗣。

当以上想法在梁延嗣心中浮现后,他还有心思笑着对一旁的副将说道:

“上朝军士,军容果然威武。

有上朝精兵守卫,何惧那武平军?”

说完这番话后,梁延嗣先派人去王府向高保勖通报宋军到来的事。

先前就因高保勖不敬大宋,太原王刚敲打了南平国一番,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

而随后梁延嗣又想到,近来高保勖夜夜笙歌,当下可能还在睡梦中。

想到这一点后,梁延嗣整理了下衣容,打算先替高保勖出城相迎宋军。

很快梁延嗣就领着一干守城将官,来到城下的吊桥外等候。

数里的距离,对全速奔驰的轻骑兵来说,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到达。

当梁延嗣出城后不久,潘美就率领着宋军骑兵赶至城下。

望着近在眼前的江陵城,潘美驾驶着骏马在梁延嗣身前停下。

潘美相貌英俊,当世少有。

而颜值即正义,古今亦然。

潘美的俊美容貌,让梁延嗣不住心生好感。

在梁延嗣观赏潘美相貌时,在潘美的指挥下,身后已有数百精骑跟着李汉琼,顺着放下的吊桥朝着城门冲去。

看着从左右疾驰而过的宋军骑兵,梁延嗣这才有些急了。

梁延嗣连忙上前,拱手对马上的潘美言道:

“上将请让天兵止步,城内已在准备粮草。

一会就会送出城外,让天兵们饱餐一顿。”

说完这番话后,梁延嗣还低声对着潘美言道:

“城内还有妖娆歌姬,若上将有意,吾一会入城取来让上将享用。”

直到这一刻,梁延嗣还以为,这一支宋军骑兵是来取南下平叛的粮草的。

梁延嗣的话,让潘美不由大笑起来。

听见潘美笑声,梁延嗣亦笑起来。

看来他的安排,深得上将心意。

不料潘美笑完后的一句话,直接让梁延嗣愣在当场:

“何须费心?

既粮草在城中,吾当自取之!”

说这句话时,潘美见到李汉琼已成功率军入城。

潘美的话,让梁延嗣意识到不对劲,还未等他细问,潘美就驾马从他身边疾驰越过。

当梁延嗣回头望去,见到越来越多的宋军骑兵冲入城中后,他才吓得慌忙往城中跑。

可人,哪里跑的过马?

在慌忙回城时,梁延嗣被身边经过的一位宋军骑兵给直接提起,就这么放在了马背上当做战利品,一起进入了江陵城中。

率军入城后,潘美忙着指挥部众分兵,先去控制城内的各处要冲。

等下达完一系列指令后,潘美才带着剩余的宋军朝着城内的王府而去。

先一步率军朝着王府进发的是李汉琼。

作为南平国的心脏,南平王府自然有守军。

可高保勖继位后,他时常让守军与娼妓嬉戏,这导致南平王府的守军沉溺酒色,早就失去了战斗力。

当李汉琼率军来到王府外时,他还未来得及下令攻打王府,王府守军就在宋军威武的军容下尽皆弃械投降。

这似曾相识的一幕,让李汉琼的脸都黑了。

然在大军出发前,潘美就有严令:“入城妄杀者,皆斩!”

在这道严令下,李汉琼不敢肆意妄为。

按捺住心中的怒气后,李汉琼命人撞开王府大门,然后直接率军冲了进去。

在降者的带路下,李汉琼率军一路疾走,在经过许多富丽堂皇的楼阁后,李汉琼来到了一处大殿外。

这处大殿,便是往日高保勖聚众享乐的地方。

意识到高保勖就在殿内,李汉琼兴奋的直接持刀冲了进去。

刚进入殿内,殿内荒淫不堪的一幕就映入李汉琼眼中。

地上酒迹斑斑,佳肴遍地。

在寻常百姓家,一辈子都可能难以品尝一次的美食,在殿内正随意的被丢弃在地上。

而被众多美酒佳肴包裹的,是一句句互相交错,赤身雪白的胴体。

由于昨夜疯狂太晚,地上的守军、娼妓沉浸在梦乡中不可自拔,竞对冲入的宋军一无所知。

满目望去,尽是亡国之象。

李汉琼心生厌恶,在勉强踹开一条通道后,李汉琼快步朝着内殿走去。

在李汉琼的踹击下,部分守军及娼妓才因肉体上的疼痛惊醒。

他们一醒,就见到殿内已布满披坚执锐的宋军。

刚从美梦中醒来的他们,宛若瞬间跌入修罗场。

一时间,阵阵尖叫、求饶声响彻在大殿中。

外殿的惊恐喊声,引起了内殿高保勖的注意。

似是不满美梦被打搅,迷糊之中高保勖口中喊道:

“何人敢喧哗,杀!”

再如何荒淫,高保勖都是南平一国之主。

主宰南平一国生杀大权的他,往日中这一句话说出,不知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但今日并未有内侍回应他的王令。

回应他的,是一道冰冷的声音。

“该死的是你!”

听闻这话,高保勖大怒。

王威岂可被冒犯,愤怒让高保勖直接睁开双眼,看向话语传来的方向。

当目光望去后,高保勖见到的是一位身穿宋将甲胄的人,正冷笑般盯着他。

那名宋将腰间的刀已出鞘,锋利的刀尖正对着他。

这一慑人一幕,让高保勖的思绪遭受重击。

是因太过畏惧宋军,才产生这一噩梦吗?

宋军应该在荆门才对!

还不等高保勖反应过来,就有几位宋军上前,将他从精美的龙榻上,粗暴的给生生拽了下来。

龙榻上还放着高保勖的王冠,宋军粗暴的行为,让南平王王冠如孩童玩具般,滚落至李汉琼的脚步。

看着那象征王权的王冠,李汉琼不屑一顾的一脚踢开。

高保勖的身体在拖拽下从榻上重重落地,身体上传来的痛感,让高保勖不由痛呼出声。

而身体上的痛感,让高保勖意识到这不是梦。

刹那间,刺骨的寒意遍布全身。

社稷在时,一国之主自是威权凛凛。

当社稷崩塌时,一国之主有时还不如路边的一条狗。

这一刻,高保勖哪还顾得上摆半分王之仪态。

高保勖直接跪倒在李汉琼脚边,带着哭声求饶道:

“南平基业,太原王要拿就拿去。

还望太原王,放我一条生路。

求求了,求求了.”

高保勖的声音中满布惊恐。

高保勖的求饶声,并未让李汉琼有丝毫动容。

五代乱世中,谁会对亡国之君哪有半分仁慈?

李汉琼让士卒将高保勖直接押往殿外。

而当李汉琼来到殿外后,越来越多的高氏族人,南平朝臣及他们的家人,正被宋军从四面八方押来。

没过多久,殿外的空地上就已跪满了人。

成人,老人、妇人、孩童

在当世屠刀若举起,那就是一家一家杀,杀绝为止!

望着周围持刀林立的宋军,殿外爆发出一阵阵哭声,有的孩童甚至早已被吓得失禁。

纵算承平多年,南平国内的人,亦是听过灭国后的惨状的。

有时能一刀毙命,反而是一种解脱。

凌辱女眷,食人血肉,火烧全家等,这些听起来就令人发指的行为,方是乱世中的败者常态。

当王府内的哭声愈演愈盛时,潘美来到了殿外。

见李汉琼正持刀恶狠狠盯着跪在地上的众人,潘美连忙上前道:

“你欲何为?”

从表面上看,李汉琼好似下一刻就要挥出屠刀。

然潘美误会李汉琼了。

赵德秀有严令在先,李汉琼定是不敢随意杀人的。

面对潘美的询问,李汉琼不在意地淡淡说道:

“某先将他们控制起来。

等太原王来江陵后,方便他斩草除根。”

若以后世的道德观评判,李汉琼的这句话,实在是令人齿寒。

然从李汉琼的语气足以听出,这样的事在当世实属正常。

当世的道德观,早已扭曲。

赵匡胤与赵德秀要挽救的,便是这样一个乱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