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大宋建隆二年二月。
当开封城内的文臣,在忙于登记城外流民的事宜时,城内的一众武将亦并未闲着。
慕容延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大将,正在城外等着一人的到来。
众将领并未等候太久。
当临近巳时时,城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一位武将的身影,在众亲军的拱卫下出现在慕容延钊等人眼中。
这位武将,是受召回京述职的张永德。
张永德,字抱一,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
当年的高平一战,在周军即将被北汉军冲垮时,是赵匡胤与张永德分左右两翼领兵,生生将战局扭转。
高平一战后,张永德被周世宗擢升为殿前都点检,后来因某些流言,张永德被罢免殿前都点检一职,转为忠武军节度使,率兵驻防滑州。
滑州与澶州,是开封城北方的两道门户。
加上张永德与周朝的特殊关系,去年李筠起兵时,曾派人联络过张永德与他一同举事。
面对李筠的相邀,张永德转手便将他的使者押往开封城,交给赵匡胤处置。
张永德的这一举动,让赵匡胤龙颜大悦,拜张永德为检校太保。
当张永德见到城外迎接的慕容延钊、石守信等人后,他连停住马蹄,然后翻身下马大笑着朝他们走去。
城外同时响起的,还有慕容延钊等人的笑声。
张永德与慕容延钊等人,俱是大周禁军出身,当年曾多次并肩作战过,有着生死与共的同袍情义。
在两方相遇时,他们不像文人那般互相作揖,而是以兄弟之礼相互拥抱。
互相拥抱后,石守信率先开麦:
“听说你在滑州售卖茶叶获利。
有这等好事,你怎么不与我说道说道,让我也分一杯羹。”
石守信的话语中有着不满。
自唐代以来,世人饮茶习俗兴起,茶叶贸易成为最赚钱的贸易之一。
唐代时,甚至有专门的茶叶税。
听完石守信的话后,张永德大笑道:
“石大嘴,你真是什么都想掺和一脚。
也罢也罢,被你盯上哪还能跑的了。
待回到滑州后,我与你们一同贩卖便是。”
张永德说这句话时,是对着慕容延钊等人一起说的。
显然,张永德是想讲究利益均沾,这也属于通常做法。
后世人提起节度使,第一印象都是喊打喊杀的魔王,实则不然。
因各地节度使常常要养着庞大的军队,故不少节度使都是做生意的好手。
一旦获得利益后,地方节度使会将一部分利润匀出来,分给中央的重臣。
主打一个人情世故。
张永德话音刚落,慕容延钊,石守信,高怀德等相迎大将,脸上就流露出笑意。
而人情世故,主打一个你来我往。
见左右都是亲近的人,高怀德对张永德说道:
“此番陛下召抱一回京,是趁新年喜庆气氛,与往日兄弟聚上一聚。”
高怀德的话,让张永德心中残留的担忧,散去了一大半。
张永德在禁军中影响力甚大,加上他与周朝皇族的亲密关系,换做其他五代君王,哪怕张永德表露出臣服之意,他大概率还是会获得清算的下场。
幸亏赵匡胤不同。
自继位以来,赵匡胤对张永德多加抚慰,面对一些大臣的谗言,赵匡胤亦大多一笑置之。
赵匡胤的宽仁,让张永德大为感激。
然赵匡胤再宽仁,由于五代君将相疑风气的影响,张永德心中的担忧并未完全散去。
心中担忧再度驱散不少后,张永德又试着打探起赵德秀。
“我驻防滑州,虽未有幸与晋王殿下相见,却对他的威名如雷贯耳。
不知此番宴饮,是否能有幸与晋王殿下会面。”
以赵德秀当下的身份,赵匡胤宴饮众将,他是很可能会在场的。
张永德此问,听起来像多此一举,实则不然。
慕容延钊听出了张永德的言外之意,他笑着说道:
“晋王宽仁,俨有陛下之风。”
慕容延钊这话一出,张永德的脸上就露出笑意。
若说赵匡胤决定的,是当下张永德的安危祸福,那身为储君的赵德秀,他影响的是张永德一族未来的前景。
更何况赵德秀不是一般的储君,强大武威加身,赵德秀对禁军的掌控力正越来越强。
来日,赵德秀是具备掀桌子的能力的。
打拼一辈子,将富贵荣华传给后代,是每个人的真挚期盼。
“俨有父风”四个字,从慕容延钊口中说出,渐渐打消了张永德对未来的所有担忧。
见心中再无担忧,张永德笑着让身后的长子张浩上前:
“还不前来拜见诸位叔伯?”
在张浩行过子侄礼后,张永德、慕容延钊、石守信等人连携朝着城内走去。
当诸将身影没入开封城中后,五代另一场大戏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
夜幕将临。
赵德秀坐在车驾中,正与李杜若一同朝着皇城驶去。
回京月余,赵德秀很多时候忙于公务,王府中都很少回。
今日借着宴饮一事,李杜若才难得有时间,与赵德秀单独在一起。
随着车驾的摇晃,赵德秀静静看着对面的李杜若。
国家是大家,对面的妻子,是他的小家。
悄然间,赵德秀已伸手摸上了那双滑若凝脂的小手。
感觉到手上传来的温度后,李杜若的两颊带上了些许红晕。
虽已成婚,但婚后她还是时不时害羞。
等手触及手指后,赵德秀感觉到了一些细微伤口的余痕。
接着一声怜惜声,从赵德秀的口中发出:
“府内多的是婢女,织布一事你何须亲为?”
当赵德秀成为晋王后,李杜若亦一跃成为晋王妃。
按照日渐完善的礼制,晋王妃是从一品命妇,地位仅在皇后、太后下。
以李杜若的地位,现在赵光义见到她,都得向她行礼。
赵德秀对臣属对多有爱护,更何况自家妻子。
赵德秀的怜惜,让李杜若感动的同时,她说出了自身的看法:
“世道丧乱,百姓流离失所。
陛下建极以来,命母后宫中用度,当以俭朴为主。
妾身是皇室长媳,自当承袭俭朴之风,以为表率。
况曹将军、呼延将军、杨将军等人,随官人征战在外,护官人安全。
妾身无力为官人大业献策,只能亲身织布,赠送给诸位将军家人,聊作感谢。
妾身不觉得辛苦。”
李杜若的话,让赵德秀愈发感慨。
家有贤妻,真是男人的一大幸福。
在赵德秀感慨之时,李杜若又轻声说道:
“王府正在扩建,妾身以为,官人可在王府周围选择一片区域,为臣属们起建新宅。
此一举,既可显露官人爱护臣属之心。
日后官人于王府中召臣属议事时,又能省去诸多麻烦。
再者,妾身往后亦可时时召臣属家人来王府中相聚。”
自赵德秀成为储君后,很多事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晋王府,已成为东宫。
既是东宫,那防卫措施自然要上一个台阶。
防卫措施不单指府兵的加强,还指的是王府周边民居的迁移。
李杜若的这一建议,赵德秀思考后甚感有理。
“你是王妃,府内之事你有主意,你自行安排便是。”
因愈发感觉到李杜若的贤惠,赵德秀给了李杜若更大的权力。
给完权力后,赵德秀在有些方面还是提点道:
“王府内一应饮食,你要多加注意。
厨房、医房中的人,非亲信之人不能用。”
见赵德秀着重提醒这点,李杜若点了点头,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中。
“妾身知晓,官人放心。”
这时李杜若青涩的脸蛋上,露出郑重的神色。
这一反差感,让赵德秀颇觉有趣。
接着李杜若皱起清秀眉毛,脸颊慢慢鼓起来,像只攒着心事的小河豚。
这一幕画面,让赵德秀忍不住伸手捏了捏李杜若的脸蛋。
被突然袭击,李杜若下意识的轻呼一声。
这一声轻呼将她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庄重气息给冲散,她眼中露出了无措与害羞。
“官人,你,你.”
“哈哈哈!”
李杜若的委屈,让赵德秀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阵代表逗弄成功的笑声,将赵德秀身上的储君威仪,亦冲的一滴不剩。
同时冲散的,还有这段时日来,赵德秀心中堆积的压力。
外人谁能想到,在世间有着偌大威名的晋王殿下,私下里竟颇具“恶趣味”?
但他本就还是一位少年郎。
放松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当车驾停下的那一刻,赵德秀口中的笑声渐渐停息——延福宫已至。
收拢笑声后,赵德秀放开了李杜若的手:
“母后柔善,安抚诸将家属一事,你还得多多费心。”
今日赵匡胤设宴,宴请的不仅是一众禁军高级将领,还有他们的家属。
而宴请将领家属一事,是放在了延庆宫中。
“妾身会的。”
渐渐地,李杜若恢复了冷静的情绪。
听到李杜若的回应后,赵德秀放心的走下车驾。
望着隐在夜幕中的延福宫,在王继恩的引领下,赵德秀大步朝内走去。
大戏开场!
外间寒意凛凛,延福宫内的宴厅里却暖意融融。
将宴席设在寝宫中,足以表现赵匡胤对慕容延钊等人的兄弟之情。
最佳导演赵匡胤端着玉杯,脸上的笑容中带着三分酒意,七分慎重。
然将目光看向赵德秀后,慎重情绪正在慢慢减轻。
随着赵德秀在军中的根基日渐稳固,今日之事,大有可能成功。
“来,诸位兄弟,与我满饮此杯!”
赵匡胤扬手示意,在座的慕容延钊、张永德、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人立刻举杯。
酒液撞在杯壁上,带出了几位大将的欢快笑意。
在座的大将,俱是如今禁军中举足轻重之人。
更都是跟着赵匡胤从尸山血海中一路杀过来的兄弟。
每一位大将放在家中的盔甲上都血迹斑斑,此刻却都脱了戎装,换上锦袍,尽情的享受着尊荣富贵。
天子亲称兄弟,是为尊荣。
席间遍布珍馐,是为富贵。
就是大将中的张永德,他脸上的笑容中,还是带着几分拘谨。
赵德秀察觉到张永德的拘谨,他先看了一眼赵匡胤,然后端起酒壶,朝着张永德走去。
赵德秀的行动,吸引了殿内众将的注意力。
张永德更是倍感压力,朝他走来的可是有灭国之功的储君。
张永德刚想起身行礼,就被眼疾手快的赵德秀,先上前一步止住。
“父皇有言,今日是家宴,就论兄弟叔侄之情。”
赵德秀话音一落,慕容延钊、石守信等人大笑,张永德的拘谨情绪亦少了几分。
陈桥之变前,赵匡胤时常召集诸位兄弟宴饮,而在宴席中,身为长子赵德秀敬酒的环节亦是有过的。
赵德秀给张永德的杯里添了酒,然后语气温厚地说道:
“侄儿常听父皇说起,当年叔父对父皇的资助之举,侄儿一直记在心中。”
听赵德秀提起往事,张永德的神色变得愈发柔和。
很多人不知道的,别看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实际上他是赵匡胤的迷弟。
张永德很早就发觉赵匡胤的才能,特别是在高平一战中,周军能反败为胜,大多是靠赵匡胤献的“左右夹击”之策。
自那战后,张永德觉得赵匡胤日后必成大器,时常拿家资资助赵家。
以赵匡胤的性情记得这一件事,张永德不足为奇。
而赵德秀能记得这件事,并将这件事当众说出来,却让张永德大受触动。
“恩在储君心”,约等于免死铁券。
张永德大笑两声,连举杯相敬赵德秀。
“真龙岂是池中物?陛下是真命天子。
臣能攀龙附凤已是万幸,何敢言对皇家有恩?”
嘴巴是这么说,但张永德语气中的欣喜,是怎么都抑制不住的。
张永德的话,将席间的愉快气氛,又带往一个新的高度。
在愈发欢快的君臣同乐气氛中,众将中唯有石守信的脸色有些奇怪。
石守信是个粗人,但他却是在座诸将中,最了解赵匡胤的人。
石守信暗中观察着赵匡胤的神色。
往日宴饮时,赵匡胤总爱拍着他的肩膀笑骂“你这夯货”,今日却没有。
直觉,让石守信心中隐隐有着不安。
会宴的一众大将不知道的是,在黝黑的夜幕下,宫城中正在汇聚着大量禁军。
这一部分禁军,全是跟随赵德秀南征归来的将士。
因封赏还未完毕,他们尚未重新归入殿前司与侍卫司的管辖。
眼下能指挥他们的虎符,正被赵德秀紧紧攥在手中!